盛世二十二年秋,朔风卷地,杀气横生。
萧明轩亲率三十万精锐,以雷霆之势发动奇袭。
这支装备着改良型攻城重炮、连发火铳的雄师,如猛虎下山,势如破竹 。
两月之内,连破敌国七城,兵锋所指,无人能挡。
被火炮轰鸣声惊醒的守军,往往尚未登上城墙组织防御,厚重的城门便已在密集炮火中轰然崩塌,砖石飞溅,惨叫连连。
“攻城!”
萧明轩立马阵前,挥剑直指敌城,火炮齐鸣如雷,城墙应声而倒,大晟将士潮水般涌入,瞬间掌控战局。
短短一年之内,两国相继覆灭,国土尽归大晟。
剩余三国见两国接连覆灭,大势已去,竟铤而走险,集结四十万大军,趁大晟主力在外,悍然突袭边境。
一时间,边境烽火再起,急报如雪片般传入京城,朝野震动。
危急存亡之刻,江婉棠褪去象征母仪天下的凤袍,一身银甲戎装,手持红缨枪,英姿飒爽地出现在朝堂之上。
冰冷的铠甲衬得她眉眼愈发锐利,目光如电,扫过阶下百官。
“传本宫旨意!”
江婉棠的声音清冷如冰,字字铿锵:“请国师江锦辞入朝监国,总揽朝政。若国师不入宫,百官便移驾江府议朝事,不得有误!”
未等百官反应,她已继续道:“边境告急,国难当头。
本宫身为大晟皇后,岂能安居深宫?今日便亲率大军,驰援前线!”
满朝哗然中,几位老臣欲要劝阻,却被江婉棠手中寒光凛冽的长枪震慑,终究无人敢出声。
当这道旨意送达江府时,江婉棠已披甲点兵,率四十万大军开赴边境,成为大晟开国以来首位御驾亲征的皇后。
江府,江锦辞望着右手手中写满恳求言辞的圣旨,再看着挤满四进院落的百官,深深吸了口气,强忍着气。
低头看了眼自己怀里抱着咿呀学语的三皇子,这是去年萧明轩和江婉棠硬塞过来的;
身后还站着两个正在蹲马步的大皇子和二皇子,那是三年前萧明轩和江婉棠说世间没有比爹爹/哥哥更好的老师,跪在院子里,求着他手下的。
江锦辞长长的吐了口气,在心里不断的默念:忍住,忍住...... 自己教出来的妹妹,自己收的儿子,怪不了别人。
可当以户部尚书江硕为首的官员们齐刷刷跪满庭院,将奏折高高举过头顶时,江锦辞还是有些破防了,恶狠狠地瞪向领头的江硕。
江硕感受到江锦辞那几乎要杀人的目光,猛地一个响头磕在地上,额头上顿时肿起个通红的大包。
他抬起头时,那额头的大包一如当年在青石巷里那般,只是眼神却带着几分无辜与委屈,直直望向江锦辞。
同时在心里拼命祈祷:看在已故爷爷的份上,看在枣枣姐的情面上,千万别把火气撒在他一人身上。
这领着百官堵门的馊主意,分明是枣枣姐出的,他不过是个奉命行事的啊!
的一声,江锦辞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连怀里的三皇子都被吓得一哆嗦:
回宫!!!全都给我滚回宫议事!
这两个不孝的东西,把自己当什么了?先是把三个孩子都塞过来让他教养,现在倒好,带孩子不够,还要他监国?这不明摆着欺负老实人吗?
不行,等他们回来后,我直接死给他们看!!!
大晟王朝边境,战场上黄沙漫天,尸横遍野。江婉棠坐镇中军帐,冷静指挥,调度有方,丝毫不逊色于久经沙场的老将。
当三国联军排着密集阵型,如潮水般发起冲锋时,她立于高台上,神色淡然,轻轻挥手:“开火。”
刹那间,数百门火炮同时轰鸣,震天动地,火光冲天。
冲在最前方的敌军瞬间被炮火吞噬,肢体飞溅,阵型大乱。
后续士兵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转身欲逃,却被身后的督战队拦下,进退两难。
江婉棠抓住战机,下令火铳营齐射,子弹如雨点般扫向敌军,再辅以骑兵迂回包抄。
半个月内,接连五场大战,三国联军死伤惨重,尸横遍野,原本四十万大军,最终十不存一,残余部队溃不成军,再也无力发起任何进攻。
与此同时,萧明轩收到江婉棠的战报,立即抽调精锐,分兵三路,直取三国都城。
火炮轰鸣中,三座都城的城墙相继崩塌,守军望风而降。
大晟王朝横扫五国、生擒敌酋的消息传遍疆域,积压十三载的国仇家恨终于得报。
萧明轩与江婉棠更是下旨:将五国君主分押至当年各国最先入侵的边境城池,于闹市设刑场,明正典刑。
行刑当日,晨曦刚染亮天际,各边境城池的城门口便已人山人海。
百姓们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几乎人人都捧着亲人的牌位。
人群中,随处可见缺了胳膊、断了腿的伤残者,他们或是拄着木杖,或是由家人搀扶,眼神却死死盯着刑场中央的囚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