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俭同志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听了餐馆老板的话后,不由又朝对面酒吧多扫了几眼,发现,还真大多数都是日本军人进进出出;于是,他一边应付着餐馆老板说: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一边便想:“对方为什么要约在这么一个地方见面呢?难道......?”。
当即,李克俭内心决定:
“哎呀!不去想它太多,不管怎样,反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说实在的,已经不光是执行任务那么简单了,这其中不免也有人性的“不甘示弱”在作祟!
第四节初露端倪
也许是“艺高人胆大”,李克俭同志在东京下町酒吧对面吃完午餐、付了账后,故意又到外面绕了一圈,就提前进入了下町酒吧;刚进到这酒吧的门口时,一身穿和服的年轻漂亮的日本女子,便从酒吧里面,上前叠手捂肚并鞠躬说:
“您好!欢迎光临!”
李克俭同志则故意大摇大摆地往里面走;当看到这酒吧大厅里那进进出出,穿着军服、挎着军刀的日本军人,和里面全是写有春、夏、秋、冬、梅、兰、松、竹等“榻榻米”包厢时,心想:
“这中华文明的风雅,倒是给小日本这个狂热的****国家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多大的讽刺啊!”一时,内心不免五味杂陈。
李克俭同志自己找到“梅”字间后,便敲了敲门,见没人回应,就直接推开门,进到里面脱了木屐,也按日本人的习惯盘坐在小方桌前的座垫上;此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半了。
不久,刚才在酒吧大厅里的、那位年轻漂亮的日本女子敲门进来了,并端来了茶水和点心;其放好在小方桌后,又再次鞠躬问:
“先生您好!请问?您还需要点点别的什么吗?”
李克俭同志这时则很讲礼节地用日语回答说:
“谢谢小姐的茶水和点心!我正在等候一个人,有什么别的需要,等会我会叫你的!”
年轻漂亮女子接着说:
“先生不用客气!请问?您是在等预订这个包间的那位先生吗?他三点钟会准时赶到的!”
李克俭同志听了则疑窦从生,但回答说:
“哦?好的!谢谢小姐告知!”
“先生不用客气!莎哟娜啦!”
年轻漂亮的日本女子又躬了一下身子,随即,便转身拉上门就走了...
下午三点整,终于,又有人来敲门了,李克俭同志立即正襟危坐并喊了声:
“请进!”
于是,一位身材高大魁梧、身穿日军军服、年龄在二十八九岁的样子、肩扛日军大佐军衔的男性军官推门进来了;他进来后赶紧关上门,便立即向李克俭行了个军礼,并操着一口还算流利的中国话说:
“你好!我是‘游子’,请多关照!”
李克俭同志便赶紧起身并伸出手说:
“你好!我是‘祖国’,请多关照!”心中却想:“果然不出所料,其不但是个男的,而且,还英俊潇洒、目光如炬,颇有大将之风啊!”。
而这个日军大佐军官也赶紧伸过手来握了下,便脱下自己的军靴、也盘坐在小方桌的李克俭对面,并端起桌上的茶壶为李克俭同志的茶杯里加了水,然后,对李克俭同志说:
“您请用茶!”
这个日本军官其它则什么也没说,便又递给李克俭同志一封信,就立马起身并再次行了个军礼,便离去了。
看到这个日军军官如此扑朔迷离和谨慎小心的举止,李克俭同志没有拆开信且将信收好,发了会呆后,便击掌叫服务人员买单;
又是先前那位年轻漂亮的日本女子赶紧过来说:
“先生您好!你的账单刚才那个人已经付了,谢谢您的光临!”
于是,李克俭同志对今天所发生的事,带着云山雾罩的感觉便离开了下町酒吧;出来后,便又叫了辆东洋车回帝国饭店去了;在回饭店的路上,他将今天发生的事又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仍然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不过,李克俭同志想,只要赶快回到饭店看完信,就一切都明白了。由于,其内心里有这种迫不及待想要看信的情结,于是,李克俭同志便用日语催促车夫:
“师父,请快点!”
在经过这“漫长”的心理“煎熬”后,李克俭终于又回到了“帝国饭店”这一临时的栖息之地;此时,已经是将近下午五点时分。
回到饭店房间里后,李克俭同志因知道张曼云和朱逸民也早已如“热锅上的蚂蚁”在急切的盼望着自己,李克俭同志便赶紧安慰其二人说:
“人已见到,一切顺利!”
张曼云和朱逸民俩人听了后,如释重负似的说:
“见到了就好!见到了就好!”
同样,由于大家都知道组织纪律;其它的,李克俭同志没说,她们也就没问。
然而,为保密需要,李克俭同志便交代张曼云和朱逸民俩人:
“你们俩就想干什么就什么去吧,我就到里面房间去换下衣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