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庆嗣承袭了阆公房始祖韦阆的爵号,是韦氏在前朝时期少有的获得爵位的人。所以,他是支房内除了韦纲之外地位最高的人;入唐之后,他只获得了一个闲散的官职,这些年他一直把心思放在与韦文宗争夺下一代族长上。
他之前虽然认可族叔对淮阳侯的分析和未来的看好,但韦氏的骄傲让他真的难以接受举族投靠的决定。可现在他不这么想了。
淮阳侯提出的是合作,并许下三成的分利;参与到书籍的贩卖,让韦氏获得难以想象的声望。这两点,都说明淮阳侯不是想接受他们的效忠然后奴役他们。
在没做出举族投靠的决定之前,阆公房可从茶叶分利的五百万贯中每年得到一百万贯的钱财,可一百万贯能与教化天下的声望相比吗?
而有了这教化天下的声望,天子如何看待阆公房?阆公房子弟包括他自己的这一支,未来入仕后又将获得怎样的的前程?这些哪是一百万贯能取代得了的?
想到这,韦庆嗣对韦纲的不满就完全消除了,对争夺下一代族长的心思也淡了。
韦文宗和韦文杰兄弟比韦庆嗣想得还多。
刚才他们还无比担忧阆公房以后在韦氏里的地位,他们虽然很想与淮阳侯拉上关系,但举族投靠真失颜面了。可韦津已经联合其他族人对阿耶进行『逼』宫,阿耶也只有这一个选择了。
万万没想打的是,事情竟然有了这样的峰回路转。不用效忠不说,某种意义上,他们阆公房还是淮阳侯的合作者,而不像其他族人那样注定要在淮阳侯面前卑躬屈膝。
冷静下来,韦文宗问道:“每本真的能获利一百二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