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摇滚教父 > 第572章 凛冬将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麦克唐纳提交的报告,卢西恩-格兰奇看过之后,很快就转发了一份,到乐队的手中。

罗杰一目十行地扫过各项细节的汇报,目光停留在一项数据上。

《迷途之家》北美销量预期:实体销量530-550万张,数字销量600-650万张。

一般而言,一家发行公司内部,对于专辑销量的预估,都是指“出货数量”。

也就是批发卖给经销商的销量。

众所周知,就实体专辑而言,零售端的销量,肯定是要低于出货量的,这很容易理解,经销商不可能把进的货全部卖光,一张都不剩下。

这也是为什么,有许多专辑,发行方和明星宣称的销量,和RIAA认证的销量相去甚远。

因为后者统计的是零售端的销售数字,而前者则是出货量。

发行规模越大的专辑,零售端销量和出货量的差值往往也就越大。

罗杰按照过去的经验,大致估算了一下,如果按照发行部门预测的数字,《迷途之家》的实体唱片,北美销量可能只有三四百万。

以乐队过去的成绩而言,这个数字可以说是低得可怕。

如果加上数字销量,倒是有突破千万的可能,但数字销量在这个年代,意义远远不如实体唱片。

利润上来讲,数字唱片一张专辑赚上可怜的三四美元,和一张CD赚十几二十美元,根本没法比。

唯一的好消息是,RIAA的销量认证已经修改了规则,数字唱片的销量,也会被纳入统计的范围之内。

也就是说,现在RIAA销量认证的数字,是实体专辑+数字唱片的总销量。

至少在RIAA的榜单上,《迷途之家》的销量不会显得太过于难看。

但是……

出专辑,最重要的还是赚钱。

实体唱片的销量锐减,意味着的是收入大幅度下滑。

亏本,以乐队现在的名气,和强大的粉丝基础而言,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但如果利润太少,却也足够让人头痛的。

毕竟,在MAD唱片的扩张计划提出之后,乐队未来几年的资金压力,都会非常的大。

500万张左右的实体专辑出货量……

罗杰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就算《迷途之家》的风格,可能不会受到大多数摇滚歌迷的喜欢,以乐队的粉丝基础而言,也不应该降低到这个程度。

发行部门在做出销量预测的时候,不可能会不考虑乐队现有的那些,无论乐队出什么专辑,无论自己是否喜欢,都会第一时间购买的死忠粉丝。

也就是说,这张专辑真实的销量,比罗杰自己之前的预测,还要低出不少。

质量方面,罗杰不认为自己的乐队做得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前世的鲍勃-迪伦也证明了,这种风格或许不属于大众,但却也绝对能占据一席之地。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销量严重低于预期?

罗杰皱着眉头想了许久,将目光放在后面的数字销量预测上。

数字唱片,可不存在什么出货量和零售端销量的说法。

毕竟卖出去的都是一串串“代码”,基本上没有什么额外的制作成本可言。

音乐平台也不可能说,我一次向发行公司进货多少份数字唱片,然后再慢慢卖出去。

这又不是实体产业。

也就是说,数字唱片的出货量,就是零售端销量,有多少歌迷购买,最终的销量就是多少,没有什么差值的说法。

实体唱片的预期零售端销量,只有数字唱片的一半。

这样的比例,已经要远远低于上一张专辑,《月之暗面》的一比一。

虽然时间才仅仅过去了一年,唱片业市场,似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罗杰若有所思,想了一会,打开搜索引擎,查找了片刻。

很快,一份统计数据就出现在罗杰的面前。

Tunes平台的移动音乐播放设备,Pod的历年销量统计。

在2004年之前,Pod每年的总销量只有几百万台。

而从2005年,Pod推出了储存容量和续航能力更强的新一代产品开始,Pod的销量就有了极为惊人的增长。

2005年总共卖出了四千多万台,而2006年,仅仅只是前两个季度,就卖出去了近3000万台Pod。

这份销量报表,很能体现出问题。

当某位歌迷购买了一台Pod,他肯定不会把Pod丢在抽屉里吃灰,必然会去Tunes平台购买数字唱片。

而绝大多数情况下,除了喜欢收藏的歌迷以外,大多数人一旦购版了一张专辑的数字版本,就不会再去购买实体专辑。

这两个市场,几乎是完全割裂开来的。

一台Pod,就意味着一个数字唱片的用户。

仅仅只是2005年一年,和2006年的前半年,一年半的时间里,Tunes就增长了七千万用户,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而这,还仅仅只是Tunes这一家平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