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摇滚教父 > 第781章 又是一年颁奖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和以往的每一个年度一样,新年之后的第二个月,都属于北美的颁奖季。

(2010年实际颁奖时间都不是在二月,格莱美1月末,奥斯卡3月初。)

或许是因为新闻集团的【窃听门】丑闻影响太大的缘故,今年的颁奖季显得略微有些缺乏关注。

——当然,这是一个“相对”的说法。不管怎么样,格莱美和奥斯卡,永远是二月份的“最佳话题”,哪怕是对这两个领域全无兴趣的人也会乐于谈论。

今年的【量子娱乐】,再一次成为了颁奖季的最大赢家。

先是在格莱美上,【量子音乐】旗下的歌手阿黛尔-阿德金斯,凭借着她的第二张录音室专辑《21》,在第五十二届格莱美上获得了七项提名,并拿下了全部的七座留声机。

和“曾经”不同的是,由于【量子音乐】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推广策略,并没有为阿黛尔的第一张录音室专辑《19》申报过任何奖项。

因此,按照格莱美的规则,尽管《21》是阿黛尔的第二张录音室专辑,但她仍然符合申报“年度最佳新人”这一奖项的资格。

比之“历史上”多出来的一座留声机,就正是这座代表着最佳新人的奖杯。

也就是说,阿黛尔-阿德金斯包揽了年度最佳新人、年度最佳单曲、年度最佳专辑,以及年度最佳制作四大通奖。

这也是格莱美五十多年的历史上,第一次有人达成这样的成就。

(注:现实里至今唯一做到包揽四大通奖的是比莉-艾什莉,获奖时间是2020年。)

格莱美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得到过四大通奖的歌手、乐队,以及制作人都很多。

在这个奖项上达成“大满贯”的,也为数不少。

虽然说“年度制作”这个奖项,是颁发给“制作人”,而非“歌手”,不过既担任制作人,又担任歌手的明星也不在少数。

尤其是二十一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歌手,无论是否真正负责“制作人”这个工作,但在自己的专辑上,是一定要挂名为第一制作人,以此来标榜自己“创作型歌手”的身份。

尽管创作能力出色与否,与“制作人”这个角色没有半点的关系。

事实上,很多的歌手,都仅仅只是挂名,而将实际的制作人工作都交给那些“真正的音乐制作人”来负责。

像【Darkness】乐队这样,从来不在自己的专辑上挂名为制作人的大牌明星,反而成了少数的“另类”。

这也使得,尽管乐队的专辑不止一次地获得了年度制作这个奖项,但这个奖项却是和乐队没有太大的关系,那是属于迭戈和他的团队的荣耀。

咳咳,扯远了。

总之,在格莱美五十多年的历史上,收集全四大通奖的歌手和明星,虽然不能说是多得数不过来,但也总是有一些的。

但在“同一届格莱美上,同时获得四大通奖”的,迄今为止,阿黛尔-阿德金斯还是第一人。

即便是如今的格莱美影响力已经逐渐减弱,也难以阻止媒体对这个消息进行疯狂的炒作。

更何况,【量子音乐】还在背后出了不少的力气。

作为公司内最受重视的“新人”,阿黛尔-阿德金斯好不容易露出一点成名的潜质,市场部门和宣传部门当然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在各个娱乐媒体疯狂的鼓吹之下,仿佛只是一夜之间,全世界都知道了,在洛杉矶,有一名来自英国的天才少女,成为了流行乐坛最受人瞩目的一颗新星。

借助格莱美的“东风”,《21》专辑的销量,也开始迅速的爆发。

颁奖典礼结束后的第一个周末,这张专辑的数字版本,就卖出了超过两千万首的销量。

就连实体专辑,全球不同地区的经销商,也追加了一批数倍于之前的订单,将总的出货量增加到超过两千万张。

虽然仅仅只是出货量,而不是最终的零售端销量。

但在如今这个年代,以一个“新人”的身份,拿到这样的销量,已经是相当惊人的成就了。

“我不明白。”

这份“成绩单”出来之后,胖子连声大呼着“不可能”,满脸疑惑地朝罗杰问道:“你是怎么看出她有潜力的?”

不光是胖子,整个【量子娱乐】上下,除了一直和阿黛尔合作的几位制作人以外,几乎没有多少人看好她。

如果不是罗杰的“力排众议”,以阿黛尔第一张专辑的成绩,早就被判了死刑。

就算还能得到第二次的机会,也绝对不会是这种投入巨大、发行规模更大的大制作专辑,而是类似于EP或是试验专辑那样,先从一个地区尝试打开市场,以低投入、低风险的方式来运作和推广。

而在罗杰的“力排众议”之下,才有了这张可以说震惊了整个流行乐坛的《21》。

——当然,若是这张专辑失败,那么罗杰的“力排众议”,就会换成另一个说法,比如说“独断专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