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246章 乌丸鲜卑东夷传(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6章 乌丸鲜卑东夷传(六)

毋丘俭讨伐高句丽时,高句丽王位宫逃到沃沮,毋丘俭于是进军攻打沃沮,攻破所有村落,斩杀三千多人,位宫又逃到北沃沮。北沃沮又名置沟娄,距离南沃沮八百多里,风俗与南沃沮相同,与挹娄接壤。挹娄人喜欢乘船劫掠,北沃沮人非常害怕,夏天常常在山岩深穴中守备,冬天冰冻,船道不通,才下山居住在村落里。

王颀另外派兵追击位宫,一直打到东界。他问当地老人:“海东还有人吗?” 老人说:“国人曾乘船捕鱼,遭遇大风被吹了几十天,东边发现一个岛,岛上有人,语言不通,他们的风俗常在七月将童女投入海中。” 还说有一个国家在海中,全是女子没有男子。又说得到一件布衣,从海中浮出,衣服像中原人穿的,两只袖子长三丈。还得到一艘破船,随波漂到海岸边,船上有一人,脖子上又长了一张脸,把他带回来,和他说话不通,他不吃东西就死了。这些地方都在沃沮东边的大海中。

在夫馀东北千余里的地方,濒临大海,南与北沃沮接壤,挹娄人的领地一直延伸到未知的北方尽头。这里遍布险峻山峦,族人形貌与夫馀相似,语言却和夫馀、高句丽截然不同。他们种植五谷,饲养牛马,能织麻布,个个身强力壮。

挹娄没有统一的大君长,各个村落各有首领。他们常年居住在山林洞穴中,富裕人家的洞穴深达九梯,以深度为荣耀。这里气候比夫馀更为寒冷,民俗特别喜欢养猪,吃猪肉、穿猪皮。冬天会往身上涂抹厚达几分的猪油抵御风寒,夏天则袒露身体,仅用一尺布遮掩前后。他们不太讲究卫生,把厕所建在住处中央,人围在四周居住。

挹娄人擅长制作长四尺、力道如弩的强弓,箭矢用楛木制成,长一尺八寸,以青石为箭头,这就是古代肃慎氏的传承。他们箭术精湛,专射人眼,还在箭上涂毒,中箭者必死。这里出产赤玉和优质貂皮,也就是如今所说的 “挹娄貂”。

从汉朝以来,挹娄臣服于夫馀,但夫馀征收的租赋太重,黄初年间他们起兵反叛。夫馀多次讨伐,挹娄人虽数量少,却凭借山地险要,加上邻国人畏惧他们的毒箭,最终未能被征服。他们还常乘船劫掠,成为邻国的祸患。东夷诸国饮食多用俎豆等礼器,唯独挹娄不用,其礼法风俗最为混乱无序。

濊族南接辰韩,北邻高句丽、沃沮,东到大海尽头,如今朝鲜东部都是他们的地盘,统辖两万户。当年箕子迁居朝鲜,制定八条教化条文,使得当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十多代后,朝鲜侯准僭越称王。陈胜起义后,天下叛秦,燕、齐、赵等地有数万百姓逃到朝鲜。燕人卫满梳着夷人发髻、穿着夷人服饰,前来称王。汉武帝攻灭朝鲜,将其地分为四郡,从此胡汉渐渐区分开来。

濊族没有大君长,汉朝以来设置侯邑君、三老等官职管理下户。族中老人自称与高句丽同宗。他们性格朴实忠厚,欲望很少,有廉耻之心,从不乞讨。语言风俗与高句丽大致相同,服饰略有差异。男女都穿曲领衣服,男子用数寸宽的银花作为装饰。单单大岭以西属乐浪郡,以东七县由都尉管辖,百姓都是濊人。后来撤销都尉,封渠帅为侯,如今的不耐濊就是他们的后裔。汉末时期,濊族改属高句丽。

濊族敬重山川,各有分属,不得随意进入。同姓不婚,有很多忌讳,若有人患病去世,就会舍弃旧宅另建新居。他们能织麻布、种桑养蚕抽丝绵,还懂得观测星宿,预知年岁丰歉,不把珠玉当作宝贝。每年十月举行祭天仪式,昼夜饮酒歌舞,称为 “舞天”,还祭祀老虎为神。村落间若有侵犯,就用人口、牛马作为赔偿,称为 “责祸”,杀人者要抵命,所以很少有寇盗。他们制作三丈长的长矛,有时数人共持,擅长步战。乐浪檀弓就产自这里,海中出产班鱼皮,土地上多有花豹,还出产果下马,汉桓帝时曾作为贡品进献。(臣松之注:果下马高三尺,骑着能在果树下行走,因此得名,见《博物志》《魏都赋》。)

正始六年,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认为领东濊属高句丽,于是兴兵讨伐,不耐侯等人率全邑投降。正始八年,他们到朝廷朝贡,皇帝下诏改封不耐濊为王。他们与百姓杂居,四季到郡里朝谒。两郡有军事征发和赋税调派时,他们像普通百姓一样供给役使。

在带方郡以南,东至大海、西至海畔,南与倭国相接的广袤土地上,纵横四千里的地域被称为 "韩"。这里主要有三大部族集团:马韩、辰韩和弁韩。其中,辰韩就是古代辰国的延续,而马韩位于西部。

马韩百姓过着定居生活,从事农耕种植,懂得养蚕抽丝,能织绵布。各个部落都有首领,大部落的首领自称 "臣智",次一级的称 "邑借"。他们散居在山海之间,没有城墙环绕的城郭。马韩下辖五十多个小国,诸如爰襄国、牟水国、桑外国、伯济国(即后世百济)、日华国、古诞者国、月支国等。大的国家有一万多户,小的也有数千户,总计十余万户。辰王的王庭设在月支国,臣智中地位较高的会被加上 "优呼臣云遣支报安邪踧支濆臣离儿不例拘邪秦支廉" 等复杂名号。其官职体系中,有魏朝授予的 "率善"、"邑君"、"归义侯"、"中郎将"、"都尉"、"伯长" 等封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