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9章 刘备传(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军师将军诸葛亮,还有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柱、少府王谋这些大臣,一起对刘备说:“曹丕公然篡位,杀了汉献帝,把汉室江山据为己有,还强迫忠臣顺从他,干尽了坏事,简直残忍到了极点。这事儿一传开,不管是人还是鬼,都气得不行,心里都盼着刘氏家族能重新掌权。

当时的天下,没了正统天子,老百姓人心惶惶,不知道该依靠谁。前前后后,有八百多号人给刘备上书,每个人都说看到了各种吉祥的征兆,什么神秘的预言书里也都明明白白写着刘备当皇帝是天命所归。

就说前不久,在武阳的赤水河,一条黄龙突然冒了出来,整整九天后才消失。《孝经援神契》这本书里说过,“要是有人德行高到能感动深渊,黄龙就会出现”,而龙,自古以来就是皇帝的象征。再看《易经》乾卦的九五爻辞,写着 “飞龙在天”,这不就是说刘备要像飞龙一样,登上皇帝的宝座嘛!

还有更神的事儿。之前关羽带兵包围樊城、襄阳的时候,襄阳有两个老百姓,张嘉和王休,从汉水里捞出一块玉玺。这块玉玺藏在深深的水底,却发出耀眼的光芒,光芒直冲天际。汉朝,那可是汉高祖刘邦起家打天下时定的国号,刘备继承先帝的志向,也是在汉中发迹的。现在天子玉玺在襄阳出现,襄阳又在汉水下游,这不就是老天爷明摆着告诉大家,要把天子之位传给刘备嘛!这些吉祥的征兆,可不是人力能造出来的。

以前周朝的时候,有乌鸦和白鱼的祥瑞,大家都说这是天大的好事。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当皇帝之前,也都有神秘的预言书先出现,作为他们当皇帝的证明。现在老天爷又降下这么多吉祥的征兆,一群有学问的人和厉害的谋士,纷纷献上神秘的预言书,孔子留下的预言和记载,也都全了。

刘备可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氏宗族绵延了上百代,老天爷都给他降下福气。他天生就有帝王之相,身材魁梧,武艺高强,心地善良,积累了不少德行,爱老百姓,也喜欢有才学的人,所以天下人都愿意跟着他。大家仔细研究那些神秘的预言图和谶纬书,发现刘备的名字和称帝的征兆早就写得清清楚楚。所以,大臣们都觉得刘备应该赶紧登上皇位,继承汉高祖和光武帝的基业,延续刘氏宗族的血脉,这样天下百姓才有盼头。

大王,咱们得赶紧准备起来!我们已经和博士许慈、议郎孟光商量好了,要制定登基的礼仪,选个好日子,给您上尊号,让您当皇帝!”

就这样,刘备在成都武担山的南边,举行了盛大的登基仪式。关于武担山,还有个传说。《蜀本纪》里说,武都有个男子,突然变成了美貌女子,她其实是山精。蜀王把她娶回了家,可她不适应成都的水土,生病了想回武都。蜀王舍不得她走,结果没多久她就病死了。蜀王派人去武都挑土,在成都城里给她修了座大墓,占地好几亩,有十丈高,这就是武担山名字的由来。不过我(裴松之)考证过,武担山其实是成都西北的一座山,因为在八卦里,西北方向代表天,是最尊贵的位置,所以刘备才选在这儿登基。

刘备登基的时候,还宣读了一篇祭文,向天地神明表明心迹:“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日,刘备我斗胆用黑色的公牛作为祭品,郑重地向皇天上帝、大地神灵宣告:汉朝拥有天下,国运长久。以前王莽篡位,光武帝刘秀大怒,起兵把他杀了,这才保住了汉朝江山。现在曹操手握兵权,残忍无道,杀害了皇帝和皇后,罪恶滔天,完全不顾天理。他儿子曹丕,更是继承了他的恶行,抢走了皇位。大臣和将士们都觉得汉朝的江山不能就这么没了,我刘备应该站出来,继承汉高祖和光武帝的事业,替天行道,讨伐这些逆贼。我刘备德行浅薄,本来担心自己配不上皇位。但是我询问了老百姓,连边疆的少数民族首领也都说,‘天命不能不回应,祖宗的基业不能长久荒废,天下不能没有主人’。天下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我一个人身上。我敬畏天命,又担心汉朝的国运就此断绝,所以选了今天这个好日子,和大臣们一起登上祭坛,接受皇帝的玉玺。我焚香祭祀,把这个消息禀告给天地神明,希望神明保佑汉朝,让天下永远安定太平!”

还有些其他说法。《魏书》里说,曹操去世的时候,刘备派下属韩冉带着书信去吊唁,还送上了礼物。曹丕却觉得刘备是趁着曹操去世想和自己拉关系,心里很不爽,直接下令让荆州刺史把韩冉杀了,断绝了两国的往来。《典略》里的说法不太一样,说刘备派韩冉去吊唁,还献上了锦布。韩冉走到上庸的时候,借口生病了不走了。上庸的人把他的书信转交给曹丕,正好赶上曹丕登基,曹丕就下诏书回应刘备,想把他拉拢过来。刘备收到诏书后,才决定称帝。

刘备称帝后,改年号为章武元年,还下令大赦天下。他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开始搭建朝廷班子,设立宗庙,祭祀汉高祖刘邦等先帝。不过我(裴松之)觉得,刘备虽然说自己是汉景帝的后代,但年代太久远了,宗族辈分很难搞清楚。他既然继承了汉朝的皇位,真不知道该把哪位皇帝尊为始祖来建立宗庙。当时那么多有才能的人辅佐他,也有不少儒生在朝廷里,宗庙的制度肯定有规矩可依,可惜史书里没详细记载,真是太遗憾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