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35章 董刘马陈董吕传(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章 董刘马陈董吕传(一)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他的祖先原本是巴郡江州人。汉朝末年,董和带着宗族向西迁徙,益州牧刘璋让他做了牛鞞(音同 “髀”)、江原的县长,后来又任成都县令。

蜀地物产丰富,百姓生活富足,当时的风气很奢侈。那些做生意发财的人家,穿的是王侯级别的衣服,吃的是珍馐美味,办婚事、办丧事,常常花光家里所有的钱财。董和自己带头节俭,穿粗布衣服,吃简单的饭菜,还制定了规章制度,防止大家过度铺张浪费、超越本分。在他治理的地方,风气都渐渐变好,人们敬畏他,不敢违反规矩。

不过,县里的豪强地主害怕董和的严厉法规,就游说刘璋把董和调去当巴东属国都尉。当地官吏百姓里,不少年老体弱的人互相搀扶着,几千人一起请求留下董和,刘璋只好让他再留任两年。之后,董和升任益州太守,依然像以前一样清廉节俭。他和蛮夷部族打交道时,总是真心相待,南方地区的人都爱戴他、信任他。

刘备平定蜀地后,征召董和为掌军中郎将,和军师将军诸葛亮一起在左将军大司马府办公,为刘备出谋划策,提出可行的建议,否决不合适的想法,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董和当官拿俸禄这么多年,在外治理偏远地区,在朝内参与国家重要事务的处理,可到他去世的时候,家里连一石粮食的积蓄都没有。

后来诸葛亮当了丞相,教导手下人说:“在府里参与办公,就是要集中大家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如果因为怕小的嫌疑,就不敢提出不同意见,那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提出不同意见后能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就好比扔掉破旧的鞋子却得到了珍珠宝玉。可人心就是这样,很难把想说的都说出来。只有徐元直在这方面不糊涂,还有董幼宰,在府里参与办公七年,事情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他能来回十次,过来告诉我。要是大家能学到徐元直的十分之一,有董幼宰那样的勤恳认真,忠心为国,那我就能少犯很多错误了。”

诸葛亮又说:“以前刚认识崔州平,经常听到他指出我的得失;后来认识徐元直,他也常常诚恳地开导教诲我;之前和董幼宰一起办事,他每次说话都毫无保留;后来和胡伟度共事,他也多次劝谏阻止我。我虽然本性浅陋愚昧,不能全听进去,但和这四个人始终关系很好,这也足以说明我不怀疑直言进谏的人。” 诸葛亮就是这样怀念董和。

这里说的伟度,姓胡名济,义阳人。他曾担任诸葛亮的主簿,因为忠诚尽职有功劳,所以被诸葛亮称赞。诸葛亮去世后,胡济任中典军,统领各路军队,被封为成阳亭侯,后来升任中监军前将军,督察汉中军事,被授予符节,兼任兖州刺史,最后官至右骠骑将军。胡济的弟弟胡博,曾任长水校尉、尚书。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他年轻的时候就很有名气。

《零陵先贤传》里说,刘巴的祖父刘曜,当过苍梧太守;父亲刘祥,做过江夏太守、荡寇将军。那时候孙坚起兵讨伐董卓,因为南阳太守张咨不给军粮,就把张咨杀了。刘祥跟孙坚想法一致,南阳的官吏百姓因此怨恨刘祥,起兵攻打他,刘祥交战失败,丢了性命。刘表向来也不喜欢刘祥,就把刘巴抓了起来,想杀了他。刘表好几次派刘祥以前的亲信偷偷骗刘巴说:“刘牧想害你,你可以跟我们一起逃。” 这样说了好几次,刘巴都没答应。刘巴把这些情况全都报告给了刘表,刘表这才没杀他。刘巴十八岁的时候,郡里任命他到户曹史主记主簿任职。刘备想派周不疑到刘巴那儿学习,刘巴回复说:“我以前在荆北游历,偶尔接触过师门,不过只是记诵书本、应对问答的学问,不值得记下来留名。我内心没有杨朱那种守静的本事,外在也没有墨翟那种顺应时势的作风,就像天上的南箕星,空有其形却没啥用处。您写信想让您贤能的外甥,放弃鸾凤般的才华,在燕雀的小天地里游荡,这怎么能启发他呢?我对‘有若无,实若虚’的境界都感到惭愧,实在担当不起啊!”

荆州牧刘表多次征召刘巴,还推举他为茂才,刘巴都没去。刘表死后,曹操征讨荆州。刘备逃到江南,荆、楚一带的读书人跟随着他,多得像云一样,可刘巴却往北去投奔了曹操。曹操征召他做掾吏,派他去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零陵先贤传》里说,曹操在乌林战败,回北方的时候,想派桓阶去招纳这三郡,桓阶推辞说自己不如刘巴。刘巴对曹操说:“刘备占据荆州,可不能让他得逞啊。” 曹操说:“刘备要是敢图谋这几郡,我就率领六军去对付他。” 正赶上刘备夺得了这三个郡,刘巴没法回去向曹操复命,就远远地到了交址。

《零陵先贤传》里记载,刘巴去零陵,事情没办成,想去交州,再从那儿回京城。当时诸葛亮在临烝,刘巴给诸葛亮写信说:“我冒着危险历经艰难,遇到的是讲道义的百姓,他们自愿跟随我,这是顺应上天的心意和万物的本性,不是我靠个人谋划能劝动的。要是走投无路,我就只能在沧海之上托付性命,不会再考虑荆州了。” 诸葛亮回复他说:“刘公雄才盖世,占据荆州,没有谁不归附他,天意人心的向背,已经很明显了。您打算去哪儿呢?” 刘巴说:“我接受命令而来,没办成事就该回去,这是理所当然的。您说这些干啥呢!” 刘备心里特别怨恨刘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