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姑娘救命恩,小生以身许 > 第25章 这世上已无太子许时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章 这世上已无太子许时瑾

顾砚之红着眼圈,沉声道:“殿下所受之苦,老臣感同身受。如今既已寻到殿下,断不能再让您流落于此。老臣已在江南寻得一稳妥之处,那里有几位信得过的旧部,可先秘密安置下来,联络忠义之士,积蓄力量,以图……”

“以图东山再起。”许时瑾轻声接过了他的话,语气依旧平淡,听不出喜怒。他抬起眼,望向被竹叶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夜空,缓缓道:“先生,您看我现在,与这村中农夫,可有分别?”

顾砚之一怔,借着微光仔细端详眼前的青年。昔日那个锦衣玉冠、眉宇间自有凌云气的太子殿下,如今皮肤粗糙了不少,穿着打补丁的粗布短打,手上布满劳作的茧子,神态间是经历过大起大落后的沉静,甚至带着一丝……他不敢深想的,仿佛认命般的淡然。除了那双眼眸深处偶尔掠过的、无法磨灭的锐利与智慧,他几乎与这山野间的青年再无二致。

这与顾砚之想象中重逢的场景截然不同。他预想过殿下的落魄、悲愤、或是急于复仇的焦灼,却独独没有料到,会是这般近乎融入尘埃的平静。

“殿下……”顾砚之心中五味杂陈,一时不知该如何劝解。

许时瑾摆了摆手,打断了他:“时烨……他怎么样了?”他问起了他一母同胞的幼弟,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紧绷。

顾砚之连忙道:“七殿下暂且无恙。新帝初登基,尚需维系‘仁德’之名,并未立刻对幼弟及容妃娘娘发难,只是软禁在宫中,严加看管。”这或许是诸多坏消息中,唯一值得庆幸的一点。

许时瑾闻言,沉默了片刻,紧绷的肩膀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分。“那就好。”他低声道。

夜色渐深,林中寒意愈重。知道此地不宜久留,顾砚之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先行告别。他再三叮嘱许时瑾务必保重,他会再设法联系。

临别时,许时瑾看着顾砚之,郑重嘱托道:“先生,若有机会……让她知道,我还活着。除此之外,不必多言,以免招祸。”

这个“她”,他们都心知肚明,指的是宫中的容妃,他的姨母,也是他现在最牵挂的血亲之一。

顾砚之重重点头:“老臣明白。”

看着顾砚之的身影悄无声息地消失在竹林深处,许时瑾在原地站立了许久,直到黎明的微光开始驱散夜的黑暗,他才转身,沿着来路,沉默地返回那个已然成为他“家”的沈家小院。

第二天,他依旧如同往常一样,在天光微熹时起身,与沈父一同下地。汗水滴落在泥土里,重复着枯燥而沉重的农活,仿佛昨夜竹林中的重逢,只是一场恍惚的梦境。

傍晚收工回来,他带着一身的尘土与疲惫走进院子。目光习惯性地扫过,却见自己晾在院中竹竿上的、那身昨日换下的粗布衣衫,已经被洗净,在晚风中微微飘荡,散发着皂角的清新气息。

而在下屋门口那个矮木墩上,还放着一只粗陶碗,里面是澄澈的、冰镇过的绿豆汤,在夏日的余热中散发着诱人的凉意。

严五的脚步微微一顿,看着那碗绿豆汤,又看了看那洗干净的衣服,紧绷了一整天的心弦,仿佛被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拨动了一下。他那冷峻的、因思考未来而显得沉重的脸庞,线条不自觉地柔和了下来,唇角甚至几不可察地向上弯起了一个极细微的弧度。

他知道,这是明荷做的。

即使还在生他的气,即使心中充满了委屈和疑惑,她骨子里的善良和温柔,还是让她无法真正做到对他不闻不问,看他穿着脏衣、劳累归来,依旧会默默地为他准备好一切。

这个认知,像一道暖流,悄然浸润了他冰冷而纷乱的心田。

他端起那碗绿豆汤,仰头一饮而尽。清甜冰凉的液体滑入喉咙,驱散了夏日的燥热,也似乎抚平了一些他内心的焦灼。

他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是该给她一个答复了。一个能安她心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