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姑娘救命恩,小生以身许 > 第93章 他是皇子,不可能永远隐匿于市井之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3章 他是皇子,不可能永远隐匿于市井之间

时值孟冬,万物肃穆。皇帝登基以来的首次祭天大典,在京城南郊的圜丘坛隆重举行。这场迟来了两年的盛典,被赋予了太多象征意义——新朝的稳固、天命的归属、以及皇室威仪的彰显。

天未破晓,仪仗已从宫门迤逦而出。旌旗蔽日,伞盖如云。文武百官着庄严礼服,按品阶肃立于御道两侧,鸦雀无声。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与尘土混合的气息,庄重而压抑。

许时瑾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珠玉垂落,遮住了他深邃眼眸中的情绪。他步伐沉稳,一步步踏上汉白玉铺就的漫长神道,走向那巍峨的圜丘。在他身侧稍后半步,正是皇后顾嫣然。

顾嫣然今日亦是盛装,深青色的祎衣上绣着翚翟纹样,头戴九龙四凤冠,珠翠环绕,华贵无比。她微微仰着下巴,维持着母仪天下的端庄仪态,目光平视前方,接受着沿途臣民的跪拜。然而,在那华美的九龙四凤冠下,她的眼波总是不自觉地流向身侧那个至高无上的身影。

只有在礼制要求必须并肩而立的时刻,她才得以名正言顺地侧首,看向许时瑾。那一刻,她眼中流露出的,是无需伪装的、积攒了太久的真切爱慕,那目光如此专注,仿佛周遭的万千仪仗、鼎沸人声都化作了虚无,她的世界里只剩下他衮服上威严的龙纹,和他被遮掩却依旧棱角分明的英俊侧脸。

这深情在世人眼中,自然是帝后和谐的佳话,是恰到好处的相敬如宾与恩爱依赖。

然而,唯有她自己清楚,这短暂的凝视是她仅有的慰藉。只有在这样万民瞩目的时刻,她才能如此光明正大地凝望她的夫君、她的陛下。这片刻的温暖如同偷来的时光,甜蜜中浸透着无法言说的苦涩。

而高居人上的许时瑾,则以无人能察的克制,维持着这场盛大的演出。他用精准计算过的角度微微侧身,用无可挑剔却毫无温度的微笑,编织着这幕天下人所需的圆满。他比谁都清楚,此刻的恩爱,不过是他献给江山社稷的一幕表演。

在需要携手燃香,或是并肩聆听祝文时,他会伸出手,虚扶一下她的手臂,或是递过一个看似温和的眼神。他的动作无可挑剔,仿佛经过最严格的礼仪训练,每一个角度都符合礼制规范。

但在那宽袖的遮掩下,无人看到他指尖的僵硬,也无人能透过冕冠珠玉,看清他眼底那一片冰冷的疏离。这场面,于他而言,不过是又一场需要完美演绎的政治仪式。他不爱她,但他需要这个皇后来维持前朝后宫的平衡,需要在这场举国瞩目的典礼上,展现皇室的和谐与稳固。

宫外宅邸中,明荷一早便醒了。她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即便身处宫墙之外,也能隐隐感受到那座皇城方向传来的肃穆气氛,以及街面上比往日更加严格的巡查。

她坐在窗前,手中做着针线,却有些心不在焉。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想象着此刻南郊圜丘的场面——必定是百官林立,旌旗招展,他穿着最隆重的礼服,接受万民朝拜。而站在他身边的,会是凤冠霞帔的顾皇后。他们是帝后,是这天底下最尊贵、也最名正言顺的一对。

心里,像是被细小的针尖轻轻扎了一下,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酸涩和闷痛。那是她的夫君啊,是她孩子的父亲。可在那样的场合,能光明正大站在他身旁,与他共享荣耀、承受目光的,却是另一个女人。

她轻轻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到院中。冬日的阳光带着几分清冷,洒在光秃的枝桠上。她努力挥散心头那点不该有的阴霾,在心里默默地劝说自己:那是祭天大典,是国事。

顾嫣然是皇后,是高门贵女,自幼学习的便是如何母仪天下,那种场合,本就该是她站在他身边。而自己……一个乡野出身的女子,若非机缘巧合,只怕连远远望见那般场面的资格都没有。能得他如此真心相待,已是天赐的幸运,不该再有更多奢求。

她反复用“理应如此”、“本就如此”来安抚自己那点微末的不甘与失落,将那份情绪深深埋藏起来。说到底,她所求的,从来就不多。她不曾奢望过母仪天下的凤冠,也不懂前朝后宫的波谲云诡,她内心深处渴望的,不过是像在沈家村时那样,做一个寻常人的妻子。

她的夫君,会只在黄昏时归家,炊烟升起处,是她一个人的等待;受了委屈,可以扑进他怀里尽情诉说,不必思量是否合乎规矩;能光明正大地站在他的身旁,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市井陋巷,不必在意任何人的目光。

可偏偏,她的夫君是皇帝。

是这万里江山的主人。他的身边,注定要站着能配得上这江山的女人。那祭天台上的并肩,是礼制,是国事,是给天下人看的威仪,她懂的,她都懂。可懂得道理,并不意味着心不会痛。那份刻意维持的平静底下,终究是留下了一缕难以言说、也无处诉说的怅惘,如同浸了水的丝线,细细地缠绕在心尖,不剧烈,却持续地泛着微凉的酸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