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科幻 > 70娇宠:冷面首长的沉睡小祖宗 > 第170章 棘手的多语种资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她差点习惯性地说出“能量密度”,及时改了口,但周墨琛显然捕捉到了她话语里超越常人的洞察力。听到她精准地点出“三种语言”、“结构干扰”以及“核心参数”,周墨琛眼中瞬间迸发出近乎狂喜的光彩,连日来的疲惫和焦虑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他急切地看向陆景渊,又满怀期待地望向苏星澜:“星澜同志,你看……有没有可能……”

苏星澜这才抬起头,目光越过周墨琛,直接看向陆景渊。那双清澈见底的眸子里,没有丝毫的怯懦或犹豫,只有一种沉静的、让人莫名心安的笃定:“大叔,这个任务,我可以尝试解析。”

陆景渊对上她的目光,看到了里面闪烁的、属于探索者与解题者的专注光芒。他知道,她并非不自量力,而是真的对此感兴趣,并且拥有应对的底气。他压下心头那如同藤蔓般悄然滋长的隐忧,点了点头,大手在她单薄的肩头上轻轻按了一下,那力道温暖而坚定,带着无声的承诺与支持:“好。但你记住,量力而行,有任何不适,哪怕只是一点点疲倦,都必须立刻停下。” 这句话,他说的格外严肃,既是叮嘱她,也是说给周墨琛听的。

“嗯,我明白。”苏星澜乖巧应下,随即转向周墨琛,直接进入了高效的工作状态,“周叔叔,请把全部资料交给我。我需要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进行快速浏览和初步的信息结构化处理。”

“全部在这里了!太好了,星澜同志,真是太感谢你了!”周墨琛几乎是双手将那个沉甸甸的文件袋递了过去,语气充满了激动与感激。

苏星澜接过那份承载着国家期望与科研难题的文件袋,抱着它走向书桌旁她常坐的那个位置。陆景渊早已利落地将自己的文件、钢笔移到一旁,为她清空了最大、最平整的桌面区域,还顺手将台灯的角度调整到最适合阅读的位置。

午后的阳光正好,毫无保留地倾泻在她身上,为她专注的侧脸轮廓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那纤细的身影与面前堆积的、代表着这个时代顶尖工业难题的厚厚资料,形成了一种极具冲击力的对比,奇异而又和谐。

周墨琛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连脚步都放得更轻,生怕一丝声响都会打断这关键的进程。

陆景渊则后退了几步,挺拔的身躯放松地倚靠在连接客厅的门框上。他看似姿态闲适,实则全身的感官都处于一种微妙的警戒状态,如同最忠诚的哨兵,将那个埋首于字里行间的小小身影,置于自己守护领域的绝对中心。他听着纸张被她快速而均匀翻动的沙沙声,那声音不像寻常阅读,更像是一种高效的系统性扫描与解码。

听着书房内偶尔传来的、她与周墨琛就某个生僻术语或矛盾描述进行的短暂、低沉的交流,陆景渊的心中如同冰火交织。一股难以言喻的骄傲感充盈着他的胸腔——这颗他于茫茫人海中意外拾获、精心守护的星辰,正在以一种他无法完全理解的方式,绽放出足以照亮一个领域、甚至推动一个时代前进的光芒。这光芒如此耀眼,让他与有荣焉。

然而,这光芒越盛,他心湖深处那片名为“担忧”的阴影便扩散得越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周墨琛是可靠的,他的初衷是惜才与为国引才。但未来呢?若是有更高层级、背景更复杂的力量注意到她的不凡,他这把习惯于在明枪暗箭中为国家劈荆斩棘的利刃,能否永远为她撑起一方绝对安全的晴空,让她能不受打扰地时而沉眠、时而苏醒,自在从容?

他的目光最终穿透那层忧色,牢牢地锁定在苏星澜身上,深邃的眸底只剩下不容置疑的坚定与决绝。无论如何,他都会做到。倾尽所有,护她周全。

而此时,苏星澜的意识已经完全沉浸在那片由三种语言交织而成的信息海洋之中。她的大脑如同本能般超高效运转,陌生的字母被瞬间识别归类,复杂的语法结构被迅速解析还原,不同语言体系下描述的技术原理,在她内在庞大而先进的知识库中被自动拆解、交叉验证、重新整合。德文的严谨逻辑,法文的系统思维,意文对材料特性的侧重,一切在她“眼中”都化为了可以理解与衡量的“参数”。

这对她而言,不仅仅是一项紧急的翻译任务,更像是一次深入理解这个星球当前文明科技脉络的实践。每一次厘清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技术描述,仿佛都能让她更清晰地感知到这个时空的“规则”与“边界”,也为她体内那仍在缓慢恢复、时而躁动不安的能量,找到了一个稳定而有益的“疏导口”与“锚定点”。通过运用自身的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她感觉自己与这个陌生世界的连接,正变得愈发真切而牢固。